原本欢乐的欢乐颂,如今却欢乐不起来,
跟第一部相比,《欢乐颂2》的制作水准下滑到了令人惊悚的地步,堪比车祸现场。
而在豆瓣里的评分更是由7.3狂跌到5.2,
呈现口碑一边倒的倾向,
原来,从优生到差生只需一部剧的距离
一部好好的直扎痛点的好剧却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实在是不吐不快啊!!!!
有人说,是因为孔笙(第一部的导演)的离开,使剧情与人设都水土不服
节奏变得拖沓不堪,
前几集就沦为MV+广告的组合套餐,
一言不合就用飙歌替代实打实的情节内容,仿佛置身于歌舞剧。
其实,我和大部分观众一样,
看到剧集开头长达105分钟的广告已经生无可恋,
这种仗着好口碑就为所欲为,
肆无忌惮地消费迷粉的行为真心令人发指
而广告植入生硬到分分钟钟想跳戏,
而我已经有弃剧的冲动。
如果说,开头的广告无可避免,
还可以忍耐着,
无聊地去刷刷评论,
那么,剧中生硬的广告植入简直逆天了!
忍无可忍!
比方说,邱莹莹一个人走向电梯几秒钟的单独画面成了个人演唱会,
口中哼着跑调、歌词错乱的《龙卷风》(杰迷可得忍住了)
竟然只是为了搭配身后周杰伦代言的广告,
而且还直接插到台词里了“穿你上次10点在唯品会秒的那件礼服”。
更不用说能饶地球300圈的某奶茶、吃货必备三只松鼠和大闸蟹、关关在家里被妈妈强迫涂抹的佰草集面膜、安迪从普吉岛回来给樊胜美带的礼物SK2神仙水(此处有植入届必备台词“你不是最爱美吗?”)、小包总给安迪擦的美肤宝防晒霜、曲妖精在见大客户之前拿出的娇兰金钻粉饼和小黑裙唇膏、纯享酸奶、安迪开的保时捷Panamera、男主们开的林肯系列、博世赞助的全线家电……
一言不合就用搜狗那也算了,IT男应勤居然是搜狗的员工!!!
职场精英老谭、安迪换掉了苹果手机,
使用爱国牌华为,
唐长老和曲妖精更是用它来撒狗粮(拍了照发了朋友圈就是男女朋友,什么鬼?)
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垒起来的是广告,低下去的是口碑”。
作为观众,我还能说什么呢?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欢乐颂2》,观众用等待换来的竟是失望与无奈,一片骂声那是必然的了(不骂你骂谁)……
其实,捆绑影视IP做营销早已司空见惯,无论是影视的播出方,还是广告方,甚至资本都早已瞄准了“IP影视剧与周边衍生品消费”这块沃土。
作为有着好口碑和高收视率的IP热剧,尤其是第一部热映时观众对主角服饰、首饰乃至妆容等衍生品的疯狂追捧,使《欢乐颂2》吸引大量商家,那是无可厚非的。
不少商家借机蹭热度,推出无数“同款”产品,已成为了一种名曰“T2O”(TV2online)的新商业模式(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扫描荧幕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商品链接,立刻购买节目同款定制的各类产品)。
比如说,2015年《何以笙箫默》在播出时就曾经使用过这一套路,在网购平台《何以笙箫默》的直购通道上,积累了服饰、化妆品、饰品、床品、灯具、软装家居品等十多款电视剧同款正版货,涉及多个品牌,价格也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粉丝无疑是影视IP最大的筹码,而商家与IP结合,让品牌切入影视IP,其实就是让自己的商品与明星“擦边”,利用IP获取流量,这是目前流行而实用的套路。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与其花6位数找明星做代言,真的不如借助IP“镀层金”来的实惠。
但是,事实上,观众更加习惯于通过剧中的角色,去发掘自己心仪的服饰、化妆品,甚至食品。
例如,曾经《来自星星的你》各种“朴恩惠同款、都敏俊同款”齐发,也让无数炸鸡啤酒焕发了第二春,2017年春晚的董卿口红、五美红裙,成为一时的爆款,《北京爱情故事》与四大电商合作,《催眠大师》爬上全国速8酒店的房卡等等。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观众的智商,观众对广告的敏感度可是非常高的,只要被他们认定是广告,就会条件反射地产生反感,而像《欢乐颂2》这种众明星上演免费买家秀,大量投放硬性植入式广告只会适得其反,让观众心生反感。
如果广告商觉得能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成为讨论的热点,那就是成功,而不管这对品牌形象是否真正有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并不是靠着演员刷手机页面、给商品拍一个特写镜头或者插入台词就能达到营销的效果,也没有人会真的抵制广告,而是更喜欢有趣的内容,能够将商业与艺术巧妙结合,完全发挥出广告植入润物无声水平的,那才是本事,那才叫创意,用这种方式挣钱,大家也会服气。
电商报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并带上二维码作者:唧唧来源:电商报电商报,看电商,中国电子商务权威媒体!(未注明,一律举报抄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