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不愿放弃的美食”清单里,炸鸡绝对有资格上榜。哪怕明明感受到了脂肪在腰上堆积,也要松一格皮带,加入到争夺盘子里最后一块炸鸡的战斗中。咱们先不说减肥,你也许不知道,这些年,为了爬上人们的餐桌,炸鸡真的很努力了。
每个看完《绿皮书》的人,都想来一份炸鸡
电影《绿皮书》拿下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很多人在看完之后,都纷纷表示,这是一部“从来没觉得炸鸡有这么好吃”的电影。
在片中,富裕的黑人钢琴家唐,雇佣了贫穷的白人司机托尼,开车去美国南部巡演。在旅途中,性格、理念大相径庭的两个人卸下心防的第一步,就是托尼买来炸鸡全家桶,邀请从未吃过炸鸡的唐品尝。
面对托尼的盛情邀请,他拒绝了一次又一次。
但最终,傲娇的钢琴家还是接过了炸鸡,学着像托尼一样,咬下了金黄爽利的脆皮。
“真香”定律又一次灵验了!
历史上的美国炸鸡
《绿皮书》的上映又掀起了一股“炸鸡热”,但你也许不太了解美式炸鸡的历史。炸鸡和美国的渊源,始于17世纪。
殖民者在这片土地上开辟了种植园,生产高利润的烟草、棉花和谷物。
为了保证庄园有足够的劳力,黑奴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美洲。
庄园主为了节省伙食费,允许黑人奴隶在屋后种植一些蔬菜,而在这些小小的菜园里,他们唯一能饲养的动物,是鸡。在所有肉类中,鸡的成本最便宜,不像猪、牛那样占用庄园主太多土地。
在节日里,他们会用故乡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油炸,用手边仅有的原料,为家人做一道大餐。用辣椒粉等调料给鸡肉调味,裹上面粉,放进油锅里炸得酥脆,而这,其实就是最早的美式炸鸡。
而全世界最早的炸鸡,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一本古罗马烹饪食谱粗略地记载了一种烹饪鸡肉的方法,还列了一些用油炸来烹制鸡肉的烧法,很接近现在的油炸。
爱吃炸鸡的中国人
作为美食大国,中国人很爱吃鸡。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鸡肉产量为124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占了世界鸡肉总量的14%。
同年,中国人吃掉了1234万吨鸡肉,排在世界第二,只比最爱吃鸡的美国少了3000吨。
在口味上,新疆的大盘鸡、
四川的宫保鸡、
贵州的辣子鸡、
湖南的左公鸡、
广东的白切鸡……
不少地方都有特色料理。这些赫赫有名的鸡,是“炸鸡”这种略显粗暴直接的做法代替不了的。
不过,相比于口味丰富的传统“名鸡”,口味比较直来直去的“炸鸡”,也有自己的“主场”。
某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2017年夜宵外卖点单总冠军是各类炸鸡炸串,一年共点了1652843份。
从地域上看,排名前六的外卖大省中,江浙沪三地,炸鸡外卖始终占据前三,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对于炸鸡的喜爱。
能在众多色香味俱全的夜宵中牢牢占据榜首,大概是因为炸物总能散发格外诱人的香气,而炸鸡也不需要其它主食作伴,油炸香气的金黄热浪,香脆的炸鸡皮、新鲜多汁的鸡肉,本身就已经足够满足人在深夜涌动的食欲。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爱吃炸鸡的?
事实上,国人对连锁快餐式炸鸡的喜爱,来源于30年前外来的一个“小炸鸡店”。1952年,一个叫哈兰山德士的人在美国南部开了家贩卖炸鸡的店面,以这家店面为样本的连锁店铺走出美国向全世界广泛传播,而这就是如今全世界人民都爱的肯德基。
1987年11月12日,第一家开在中国的肯德基落户北京。
这个最初并不被看好的“小炸鸡店”,一开业就火了,据统计,这家肯德基前3个月平均日销售额高达4万多元人民币,每天能卖出1300只炸鸡。
渐渐地,孩子们对食物的渴望,也开始从雪糕,变成了炸鸡。
君子爱鸡,食之有度
这几年,调味炸鸡、
BBQ炸鸡、
酱油炸鸡、
蒜蓉炸鸡等新颖独特的烹饪方式接连登场,
也让炸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爱的食物之一。但偶尔吃一次没什么问题,如果长期都吃炸鸡,可就要出问题了。
发胖都是小事,炸鸡属于油炸食品,不仅不易消化,引起上火,还会造成心血管的损伤。
你知道吗?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韩国的炸鸡啤酒销量暴涨,20到29岁年龄段男性痛风患者增幅也高达82%。
有研究已经证实,油炸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为了健康,咱们最好还是克制一下,偶尔来一次是美味,但吃太多太频繁,就是身体的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