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原创散文)
沈宏胜
我曾经两次到山东,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7年《工人日报》社在山东泰安举办特约通讯员培训班,我与本系统即集团公司一家矿山的一名新闻干事,参加了学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学习,感受颇多。副刊部主任胡忠谦讲的课,让我知道了,要想给《工人日报》投稿,需要与编辑对接,否则自由投稿即便是“金子”,也很难入编辑眼帘。因为每天的来稿堆的满满的。况且报纸一个版或者一个专栏基本上是一周一刊。更多的是报社编辑有专门约稿,确定专人投稿。根据胡忠谦老师所指,我回到家后给胡忠谦老师投了一篇稿子,在老师精心修改后,不久在《工人日报》一版,以“儿女孝是福,身体好是宝”为题刊登了,反响也比较好。再则,当时任《工人日报》北京站的记者郭萍,给我们讲了她是如何采访全国劳模—李素丽的,听后受益匪浅。从事新闻采访需要钻劲,韧性,文学创作需要生活,新闻采访同样需要生活。令我不忘的是,在离开泰安的那天晚上,我与一同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其中有上海的,在泰安火车站候车。安徽宿县的一个农民,随身携带的啤酒,不知怎么的发生了爆炸,听到爆炸声,我一回头啤酒的碎片击中了我的额头,当时血顺着脸颊往下淌,火车站里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安排车辆把我送到了医院治疗。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我本来可以乘坐空调列车返程的,结果被耽误了。在车站人员的协调下,我没有坐上空调列车,相反还坐上了33次特别快车。与先前的空调列车几乎同时抵达南京站。回到单位,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是山东人的情怀暖了我一颗受伤人的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原本不想上网的,结果竟成了“网虫”,并且每天都要写一到两篇的小文章。与江苏的网友熟悉了,江苏网友让我担任版主,经过努力,我被评为年度优秀版主。可能是优秀,我有幸与江苏的网友于2012年来到了山东。此次行程,我们乘坐大巴车,第一天晚上在日照休息,次日到海边观海、冲浪。要踏入青岛,必须要过胶州湾大桥。当时我记得,汽车行走胶州湾大桥全程需要近40分钟。资料介绍,胶州湾大桥起自青岛主城区海尔路,经红岛到黄岛,大桥全长36、48公里,投资额近100亿,历时4年完工。最令人艳羡的,胶州湾大桥是中国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中国北方冰冻海区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总体规模曾为世界第一大桥。
在青岛,我们赶上了青岛啤酒节,那天晚上真的很热闹,有玩杂耍的,有赚吆喝的,再则就是喝酒。当天晚上,我们一行5人喝了不少散装啤酒。不知是酒壮英雄胆,还是糊涂胆大,
在乐园,我还玩了360度的大转盘。到崂山的人也很多,山不高,适合旅游者 徒步。青岛给我的印象,这座城市很干净。
壹点号 沈宏胜(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