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副食品,一直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精酿走出深巷,小编从网上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入精酿深似海,从此工啤是路人。”精酿啤酒的诞生,部分源于啤酒爱好者对工业啤酒的厌倦。
作为几十年以来的市场选择,在啤酒消费市场升级变化中,注重成本、口感趋向单一的工业啤酒已经无法通吃,为品质买单的精酿啤酒市场也由此而起。
所谓精酿,强调的是麦芽汁浓度、啤酒花香味和更多酿酒师个性口味的融入,相对工业啤酒,精酿啤酒的产量低、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而风味也更加多元。
中国的精酿市场起步相对较晚,2008年诞生第一家中国本土精酿专业工厂,2012年精酿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精酿啤酒的元年,而近几年更是迎来集中爆发期。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精酿啤酒相关企业1645家,同比增加21.8%。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国精酿啤酒相关企业注册量才突破一千,而至2022年8月22日,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8482家。
啤酒消费升级
传统啤酒难以获取增量,精酿成为啤酒消费升级中的最具潜力的市场风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5061.5万千升后便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虽有较大涨幅,但产量仅为3562.43万千升,远低于2013年峰值。
与此同时,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数据显示,国内人均啤酒消费量于2013年达到最高值37.2升后,其后逐年递减趋势明显。
扩大销量抢市场份额策略失效,高端化的消费升级成为驱动啤酒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天猫啤酒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天猫低端、中端、高端、超高端、奢华价格段的啤酒销售金额增速分别为5%、10%、20%、15%、40%。
由于处于探路阶段,对于啤酒的高端价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从85元/12瓶的“燕京U8”,到华润啤酒推出定价999元的高端系列啤酒“醴”,青啤“一世传奇”定价达到1349元,啤酒价格天花板不断被打破。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化不只是吨酒价格提升、千元啤酒频出这样的表象。”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表示,高端化应该是特色产品的具象表达,是对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尊重,可以是工坊啤酒、进口啤酒,也可以是千元啤酒、联名啤酒、限量啤酒。它的标签只有一个,就是不做主流产品。
类似速溶咖啡向现磨咖啡的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工业啤酒的单一口感,提供更多选择的精酿成为更受追捧的对象。
《白皮书》显示,精酿啤酒消费增速远高于整体啤酒市场,酸啤、果啤、IPA分别增长45%、35%、19%。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渗透率仅为2.2%,对比美国12.3%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精酿冰与火
虽然精酿啤酒市场份额高速增长,但行业整体呈现小、散、乱的特性,精酿啤酒“有品类,无品牌”,头部品牌缺失,既要发展,也需整合。
不过,近几年,精酿啤酒持续受到资本关注,头部独立精酿厂商在资本的助推下开始商业化、品牌化运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产生40余起精酿啤酒相关融资,仅2021年,精酿啤酒品牌融资就超过10亿元。
同时,啤酒大厂也纷纷下场,或收编或自研,试图尽快从精酿啤酒中分得一杯羹。2017年,百威收购拳击猫,2019年嘉士伯入股京A,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也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精酿品牌,精酿开始进入传统的工啤渠道。
另外,由于精酿啤酒和线下的高度适配性,以及自带的“网红感”,也引起了餐饮行业的兴趣,星巴克、海底捞等饮品店或连锁餐厅都推出了精酿自有品牌。此外,盒马等电商平台依托自身渠道和供应链优势,也在积极进军精酿啤酒领域。
赛道火热的另一面,是众多精酿品牌昙花一现,短暂狂欢后的黯然离场。
“精酿之光•CCBA中国精酿啤酒大奖”联合发起人黄涛表示,去年有超过550家精酿企业注销,国内本土精酿存活超过五年的厂商仅占30%左右。
在与传统工业啤酒的竞争中,由于精酿更加偏重“重品质轻量产”“重手艺轻营销”,这也导致其始终未能进一步扩大消费圈层,建立产品概念共识,突破单一的消费场景。
“另外,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重创,客流严重下滑,经营状况不稳,精酿啤酒的发展空间被大幅压缩,行业处在艰难守城的阶段”,黄涛进一步指出。
小众化破圈
各家不同、各具特色风味是精酿啤酒的灵魂,这也注定精酿市场更偏向于“小家碧玉”的分散业态,品牌和渠道成为摆在一众精酿创业者面前两座大山。
熊猫精酿创始人潘丁浩表示,“任何一个真正热爱喝啤酒的人,都不会满足于传统啤酒千篇一律的味道,总有一天,人们会在精酿啤酒的世界中,找到自己最爱的那一款。”
为了避免工业统一化,美国酿酒师协会对精酿啤酒厂有严格定义,包括年产量不多于600万桶,非精酿酿造者或公司机构占股不能超过25%以保证精酿酒厂高度自主性。
而在这种模式下,“小而美”的精酿啤酒的“破圈”似乎是一个悖论。
CCBA中国精酿啤酒大奖赛秘书长周阿细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精酿啤酒主要为工坊式生产,绝大多数企业属于小微体量,并以“前店后厂”的个体经营为主,散点式分布导致消费辐射半径小,客流的来源和规模都很有局限性。
“小微精酿企业的这些主理人往往都是身兼数职,他们更加关注打磨精酿产品,因此在市场营销等方面往往分身乏术。”周阿细表示。
“对于渠道商而言,啤酒品牌之间是没有差异的,而精酿啤酒无论从周转率还是利润上,都难以跟工业啤酒相抗衡。现阶段,只有消费者才能体会到精酿啤酒的价值,因为消费者能尝到差异化,但渠道对此却是无感的。”蓝村啤酒厂创始人刘宇龙表示。
由此,精酿品牌往往难以融入传统啤酒的渠道,更多选择通过开店的方式自建渠道,对于零售的路,精酿企业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捷径。
“不过大厂们纷纷下场参与,对于精酿的渠道和品牌开荒也是一个机会。”黄涛指出。
尽管近些年来,精酿的概念得以传播,但精酿啤酒在中国仍属于新鲜事物、新兴行业,尤其存在各地小厂打着精酿啤酒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从工艺过程到产品表现,与真正的精酿啤酒都有很大差距,不管是对企业还是行业来说,公众对精酿啤酒的认知培养仍然任重道远。
“未来的精酿市场还需要做更多场景破圈,跨界营销的工作,打造精酿共识,帮助消费者认识精酿,帮助精酿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周阿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