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碰到讲英语的人,拿德语去讲个半天都毫无意义,双方只是云里雾里,交流时一定要限定在共同的语言体系中。学习专业品酒的过程本身,就如同学习一个新语言的过程一样,需要积累词汇、语法、语态、语境,结合在一起才能方便大家有效的交流。当评价一杯啤酒时,就需要用啤酒的语言来描述,无外乎几个点:专业,精确,有代入感。
比如酿酒过程有一些专有名词,出糖(麦芽中的淀粉在一定温度下被酶水解为可发酵糖)、洗槽(出糖后的残渣用热水淋洗出糖分)、熬煮、投酒花、涡流回旋(沉淀去除额外物质)、干投(发酵快结束时投入酒花)、一发(发酵桶)、二发(瓶中发酵)等等。它们最大的作用在于能用最简短的语言帮助阅读者精确获悉信息,以防造成误解。
同样的道理也针对描述某个原料或化学成分时,太过笼统往往不够清晰,需要精确指明到底是什么类型、什么程度。比如麦香一词,就不如大麦香、小麦香、燕麦香等精确;而大麦香就不如大麦的焦香、糊香、甜香准确,为了更加清楚描述还可以加上类似咖啡、可可、太妃糖、烤面包、饼干等味道增加读者代入感;而这些还是不够,还需要描述清楚这个香味到底是什么程度,是中等还是明显还是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