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原本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数字,可在我心目中却是意义非凡。它不单是我进厂时的工号,标志着我是珠江啤酒第514名正式员工,同时,也就是因为514(谐音“吾一世”),让我与珠江啤酒结下了一世之缘。
遥想32年前,为响应祖国“好男儿志在四方”号召,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怀揣梦想,毅然踏上了南下广州的火车。当我跨入珠江啤酒的大门,一下便被这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工厂所吸引。再经了解,原来珠江啤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法比三国友好合作的结晶,所有设备均从国外进口,这对于学外语的我来说,无疑大有用武之地。也许就在那一刹那,我便产生为珠江啤酒甘洒青春与热血的念头,之后也一直在践行自己的诺言。一转眼,32 年过去了,真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2年来,我与珠江啤酒共成长,我见证了珠江啤酒所创造的一次又一次奇迹与辉煌。
我曾作为英文翻译先后参加了珠江啤酒第二、第三、第四期糖化、发酵扩建工程各种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亲身参与、见证了珠江啤酒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整个历程。从最初年产5万吨发展成到如今年产啤酒200万吨生产能力。从珠江啤酒厂到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再到成为上市公司,其中的酸甜苦辣至今难以忘怀。
我同时还先后担当过诸如美亚线、KHS3.6万瓶/小时包装线、克朗斯4万瓶/小时、4 .8万瓶/小时纯生啤酒包装线等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现场口译工作,见证了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在我们公司诞生。能作为纯生团队的一员,亲身参与到这场“纯生”革命之中,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虽然自己起的作用微不足道。
多年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我不仅学习和掌握啤酒酿造工艺与机械电气相关知识,完成了从语言文学向理科知识的角色转化,还更加懂得了珠江啤酒为何要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这是每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建设中,感受到身边领导与同事们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力求做到纯粹专注、精益求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在珠江啤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展信息研究更是我的荣幸。虽然我不直接从事纯生啤酒、白啤酒等新产品开发,但我能将最新的媒体报道、竞争对手最新动态、市场营销等信息编辑成《啤酒行业动态》;将世界最新啤酒技术、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科技论文、发展趋势等译成汉语,供管理、技术、科研、营销人员等同事用于把握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我能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不亦乐乎!
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一产品转移到了文化竞争。2004年4月1日,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筹建办正式成立。我因曾参与过《广州轻工业志》、《珠江啤酒志》的编纂有幸全程参与了博物馆筹建工作。当时,珠江啤酒仅有二十余年发展历史,要筹建一个国际性啤酒博物馆,难度可想而知。但经大家的一致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先后完成世界啤酒历史、珠江啤酒历史与文化等前期研究;参与博物馆室内空间规划、浮雕、场景与互动游戏设计与施工、深化设计与布展等系列工程招标与质量监督;多渠道、多途径收集展品;仅是陈列大纲、陈列提纲、陈列内容、上墙文字编写与英文翻译修改版本就达30余份。经过五年艰苦努力,2009年5月17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集展示、教育、环保、艺术、娱乐休闲为一体,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景区、广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等称号。
如今的珠江啤酒,正奋进在新征程上,这无疑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32年,弹指一挥间。32年,我与企业相伴而行,一同成长,风雨同舟。32年,我一直热爱着No.514!
No.514!我的一世珠江啤酒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