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而美的赛道,正处于持续加热的风口。
今年九月,有“夜间星巴克”之称的海伦司小酒馆上市,截至昨日收盘,股价15.2港元,总市值逼近200亿港元。
在海伦司上市前,王老吉于七月新推“哔嗨啤”精酿,首日累计售出1628万罐,零售总额高达1.47亿元。粗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已有九个精酿品牌获十轮次超十亿元融资。
新老玩家,各路资本,跑步入局。这杯精酿啤酒,究竟有什么魅力,惹得大佬们争相买“醉”?
高“醉”价比与拼多多异曲同工
股价破发不影响券商
给出60%上涨空间
晚上8点,体育场路上的海伦司小酒馆,是不少人开启“夜生活”的第一站。每满记者发现,这个时候店内已有近七成客人,他们正沉浸于微醺的欢乐中。
没有DJ,没有蹦迪,拒绝推销和搭讪,这家人均消费不超50元的小酒馆,凭什么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地买“醉”呢?
和闺蜜一起来的大学生小杨花了40多元点了三瓶啤酒和一盘花生,算下来人均花销仅20元出头。小杨说,自己是第一次尝试喝精酿啤酒,以往点的大多是可乐、奶啤和果味啤酒。
“是时候挑战一下酒精度稍高一点、口味更醇厚的精酿啤酒了。”小杨举起酒杯说道,他喝完一口后却略带尴尬地说,“我可能还需要再适应一段时间,但精酿的口感好是真的。”
谈到海伦司,小杨最先给出的评价是“氛围好”。“在这里和朋友聚一聚很放松,消费也比较大众。”在小杨看来,海伦司轻松自由、零门槛的氛围给像她这样的年轻群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空间。
据海伦司招股书,它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酒馆”,2020年收入占据中国酒馆业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截至昨日收盘,海伦司股价15.2港元,虽较19.77港元的发行价还是破发,但第一上海最新发布的研报却首予海伦司“买入”评级,认为未来几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期,随着向下沉市场的进军,公司的单店盈利性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下沉市场的门店利润率更高),预计至2023年海伦司新开门店约2887间,预计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约1.65/6.86/12.89亿元,给予20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约24.5港元。
如果用“醉价比”(酒精/价格)作为指标,海伦司拥有最高“醉价比”。说通俗点,就是酒水便宜。这和拼多多主攻“钱包小”的用户,异曲同工。
杭州一位酒类流通行业的资深投资人向每满记者表示,精酿啤酒作为近年来增长较快的细分市场,受到众多资本的关注。海伦司成功的秘诀在于消费场景化。“前店后厂”的经营思路,既抓住了年轻人社交和饮酒的双重需求,也解决了自营品牌的渠道落地。作为自营酒馆模式的代表,海伦司的商业模式已形成闭环。在接近80%毛利率的强大支撑下,产品成本及运营成本强管控的成本端优势愈发显著。未来,在不断新增门店和强化自有品牌影响力的推动下,海伦司大概率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资本抢着“喝”的精酿啤酒
绕不开“优质渠道”这道必选题
今年以来,各路资本正加速进入精酿啤酒的赛道。
三月,元气森林成为精酿啤酒品牌“碧山村”的第三大股东。
七月,优布劳(中国)精酿啤酒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聘请重庆江小白酒业董事长陶石泉任优布劳(中国)精酿啤酒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这或多或少会让人有一种“江小白入伙精酿啤酒”的联想。
九月,“太空精酿”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这距离它成立不过才3个月。
在精酿啤酒的投资人中不乏一些名人,如精酿啤酒品牌“怂人胆”就获得了来自六神磊磊的个人投资,而该公司于2019年曾获得百万级天使轮投资;元气森林创始人唐斌森旗下的挑战者资本则一连投了熊猫精酿和斑马精酿两个品牌。
资本对精酿啤酒的热度,源于他们对于精酿这个行业的前景预判。
2013年,精酿啤酒这一小众领域开始受到资本关注,全国各地的精酿酒吧、餐吧数量大增,头部独立精酿厂商开始连锁运营并将业务由扎啤拓展到瓶啤,同时大厂纷纷推出以白啤为代表的精酿啤酒,精酿由此开始进入传统渠道。
随着独立精酿厂商获得多轮融资和龙头公司不断加码,精酿啤酒已经由一群啤酒爱好者的圈层生意转变为商业化、品牌化运营的消费品类,行业竞争加剧。
对于精酿行业,上述酒类流通行业资深投资人认为,国内消费升级,啤酒消费也趋于高端化、多元化,这为精酿啤酒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土壤。Z世代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对饮酒品质、风格、个性的诸多要求,使得精酿啤酒的市场渗透率越来越高。
不过,该投资人也认为,当前绝大多数精酿啤酒厂商还处于“小而美”的状态,而百威、嘉士伯、青岛等大品牌纷纷高调切入这一市场,竞争会迅速白热化和分级化。对于如何确立品牌定位和开辟优质渠道,是摆在所有新生精酿啤酒企业面前的必选题。“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一行业的优质项目,选择合适时机参与其中。
或贴牌定制,或提高占比
餐馆卖精酿,一桩名正言顺的生意?
有道是“酒菜不分家”,餐饮行业卖精酿啤酒,不算什么新鲜事。三年前,专做老底子杭帮菜的“好食堂”就已在店里卖起了贴牌定制的精酿啤酒。
老板马坤山,16岁入行到现在,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三十多年,他深谙其发展门道。
“当时是有顾客提出需求,想喝精酿啤酒。”老马意识到,随着大众消费升级,像百威、雪花这样的传统工业啤酒已经无法完全匹配市场的需求,于是他邀来国内某精酿品牌的负责人,顺势定制了一款“好食堂”精酿啤酒。“卖15元一瓶,反响不错,利润也有点,对精酿啤酒感兴趣的顾客主要以70后、80后为主。”老马告诉记者。
老马口中的“卖得不错”,是指在好食堂店里,一箱24瓶精酿啤酒,每天至少能卖出四到五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顾客在店里喝过后会带走一两箱回家喝或者送朋友。
在老马看来,精酿啤酒的口感更为醇厚,口味多样,有固定的消费客群。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他非常看好餐厅定制贴牌精酿啤酒的做法。与老马不谋而合的还有天伦里餐厅的卢江文,他也在考虑为近30年的招牌产品太湖蟹量身打造一款精酿啤酒,“为什么吃蟹非得配黄酒呢?”他说,“我试过一款精酿啤酒搭配大闸蟹,甚至醉蟹,感觉都非常妙!”
在上城区凤山拾遗创意园的一家潮餐厅花小宝,推门进去就是一整面墙的酒柜,上面摆满了各式精酿啤酒。据老板马晓卉介绍,店内卖得较好的是嘉士伯和福佳白两款机打精酿,500ml一杯,嘉士伯22元,福佳白36元。
“作为一家潮餐厅,精酿啤酒是我们的标配,现在年轻人很注重口感的,传统工业啤酒渐渐失宠,而他们更愿意尝试不同的精酿啤酒。”马晓卉说。
90后的马晓卉,代表了一小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在她看来,传统工业啤酒的味道相对寡淡,精酿啤酒口感浓郁且口味多变。而且在酿造工艺方面,精酿啤酒较工业啤酒更精细、完备,从而保证了啤酒的质量,使得精酿啤酒成为高品质啤酒的代名词。这对于追求个性与新鲜的消费群体来说,相当有吸引力。
资深餐饮人、80后的桃子一直关注年轻人的动态,因为在其他店里喝到越来越多品种的精酿啤酒,她也对精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自己蛮喜欢喝精酿的,身边很多朋友现在去餐馆喝啤酒的话,也会选择精酿。”桃子认为,精酿的口感更好,口味选择也足够多,虽然比工业啤酒卖得贵,但十几二十多元的价格与网红奶茶咖啡也相差不大。桃子正考虑在自己的餐厅引入精酿啤酒,她甚至萌生了开一家精酿小酒馆的想法。
每满记者/商报记者 方薇 陈敏 陈军
实习生 高金紫威 叶静波
制图 章丹丹
值班编辑:陈敏
下载每日商报APP客户端“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