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酒度VOL的第139篇原创
胸中荡霁月,酒里起风涛。
酒续新盏,书接上回。1936年,朱梅在张裕公司总经理徐望之的资助下重返欧洲深入考察酒厂,而朱宝镛正从欧洲学成归来,命运如此巧合的是,他们都选择了张裕。正值而立之年的朱宝镛,把张裕当做了振兴中国酿造事业、报效祖国的第一站,并自此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发酵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著作等身,桃李遍天下。
#01
首个酿造学术组织
朱宝镛为浙江海盐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法国、比利时,在法国著名的巴斯德学院学习,也就是朱梅在1936年后曾学习的地方,后转比利时发酵工业学院学习,毕业后获得生物化学工程师学位。
1936年回国后,他来到烟台张裕出任工程师、厂长,在组织生产的同时,与总经理徐望之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酿造学社”。
这是中国酿造史上第一个学术组织,由于其声望,国内酿造界的知名人士慕名而至,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诸如上海酒精厂经理汤腾权、厂长陈騊声、中央大学农化系主任陈方济及教授鲁宝重、张裕公司农艺师张勉新、化验室主任孙卫、烟台张裕公司副经理朱梅等。
1939年1月1日,中国酿造学社的“会刊”《酿造杂志》创刊,杂志面向全国征得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定稿后由上海国光书局承印,当时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社办得很有气势,聚集了一批振兴中国酿造事业的人才,取得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果。
建国后创办的张裕酿酒大学实际上是“中国酿造学社”在学术上的延伸,尽管这所大学只有一届毕业生,其影响却遍及全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避免当汉奸和亡国奴,朱宝镛辞职回了上海。不久后又辗转各地,在西北联大、四川大学等校任教,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发酵工业人才。抗日胜利后他返回上海,任同济大学教授。
#02
首个食品工业系
新中国成立后,朱宝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教育事业。
1949年秋,他应邀到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创建的江南大学执教,并受命建设农产制造系,1950年农产品制造系正式更名为“食品工业系”,任系主任、教授。他引进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和苏联食品工业学院的教学计划,提倡学习的内容宽一些,让学生的适应性更强一些。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朱宝镛教授调至南京工学院,协助筹建了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分设发酵、制糖、罐头食品、油脂4个组。新中国第一个发酵工学专业由此诞生,朱宝镛任发酵研究组主任,和其他教师做了大量的专业建设工作,为我国发酵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中,朱宝镛讲授的酿酒工艺学、啤酒、葡萄酒在当时都没有中文教科书,他总结自己教学和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先进科技成果,1954 年完成了全国第一本20万字的《啤酒工艺学》讲义,又花了半年时间,编写出10万字的《葡萄酒工艺学》讲义。
1958年,他又参加无锡轻工业学院创建工作,并被委任为无锡轻工业学院第一任教学副院长,以后便一直留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作。1962年朱教授招收我国第一个发酵工学的硕士研究生。
▲朱宝镛教授参加徐岩硕士学位答辩
朱宝镛有着那个时代大师身上普遍具备的特质: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学术严谨。他能熟练地运用英、日、法三种语言文字,略谙德俄文字,也能运用古汉语,在发酵专业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
吉林通化葡萄酒厂曾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向朱宝镛教授求助,朱宝镛到吉林通化葡萄酒厂,经实验分离出三种山葡萄酵母,定名为“通化一号、二号、三号”,使发酵原酒口味好,残糖低、酒精度高,挥发酸低,缩短发酵时间,澄清较快,对提高产品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大跃进年代,他反对信口开河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1958年底,在轻工业部主持召开的一次科学讲座会上,某厂报告了他们用“白水酿酒”的喜讯,称其为“这是群众的创造”,并指定朱宝镛教授带一个科研小组去工厂总结经验。朱宝镛当场怒怼:“白水酿酒,酒从何来?科学工作者要讲科学!”
#03
永远的“啤酒大王”
朱宝镛有一个业内公认的称呼“啤酒大王”,足以说明他对中国啤酒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首先,啤酒专业是其主攻方向。早在1934年求学比利时,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酵母在大米基质中蜕变的研究”,也就是研究用大米制造啤酒,独有见地的打破了只能用大麦制造啤酒的“正统”说法;50年代为了在困难时期发展我国的啤酒工业,他研究的题目是“使用大米及玉蜀黍代替麦芽制造啤酒的初步试验”,加大代用原料比例,降低成本,提高啤酒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多次指导啤酒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50年代他带领学生在上海华光啤酒厂实习,厂领导反映该厂生产的啤酒常发生混浊现象。他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可能是在麦芽汁制备过程中,淀粉糖化操作不完全,啤酒中残留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沉淀而产生的现象,他建议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麦芽浸出液,先做小量试验,效果好再放到大容器里,啤酒的混浊问题因而得到了解决。
1982年,他给上海华光啤酒厂提出了“浓醪生产、稀释成分”的建议,他们采纳后在不增加人力、设备、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量提高了25%。
第三,不遗余力推动啤酒工业发展。朱宝镛很早就有一个观点: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我国啤酒工业必然要大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经常到各地的啤酒厂作报告、指导生产,在近八十高龄时他还应轻工业部之命参加法国ACTIM(工业技术与经济合作局)在巴黎召开的“麦芽—啤酒—无酒精饮料多国学习讨论会”。
朱宝镛为我国啤酒业的发展可谓呕心沥血,解放初我国年产啤酒不足1万千升,而到1990年年产啤酒669万千升,占世界第三位,这里面不能不说含有朱宝镛教授的一份心血。
朱宝镛不仅是啤酒的权威,对葡萄酒、白酒、黄酒也无不精通。通化葡萄酒厂为了表达朱教授的帮助,特地把他们生产的酵母以南京工学院为名,即为“南工一号”、“南工二号”、“南工三号”;50年代,朱宝镛帮助无锡米酒厂改进了生产工艺,60年代曾帮助震泽酒厂解决了发酵过程中细菌侵入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朱宝镛对中国酿酒史亦有深入研究,有《酿酒古籍钩沉录》、《酿酒史话》等文发表。
此外,朱宝镛还发挥了自身的外语优势,翻译了大量国外最新资料,为我国食品、发酵工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发酵专业刚建立时,缺乏这方面的中文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他翻译了一些国外的书籍和资料发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料。
1994年,朱宝镛的学生们为了弘扬老师的丰功伟业,继承发扬他的治学精神,成立“朱宝镛奖学金”,作为发酵专业学生的最高荣誉。
2006年,朱宝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江南大学师生为这位对中国酿酒事业和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做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立像纪念。 END